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并以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结合点,以广深港、广珠澳为主骨架,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河套合作区作为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的科创引擎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套合作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王明凡委员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是深化深港跨境合作机制创新,促进两地制度协同融合发展。王明凡委员建议由相关单位牵头,进一步在河套地区深化深港跨境合作机制的创新,构建两地制度协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例如,通过探索“单一关税区”试点的制度设计,实现深港两地货物、服务、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两地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两地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建立高效的跨境法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纠纷解决机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跨境政务服务体系,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立高效便捷的跨境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为两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第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引领作用,携手共建全球科创中心新标杆。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为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王明凡委员建议由有关单位牵头,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强深港两地的科技资源共享和人才交流,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通过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共建创新实验室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和团队,为河套合作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提供优厚的科研条件和政策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另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如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第三是优化国际化人才生态环境,构筑高端人才集聚与创新发展高地。王明凡委员建议要针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更加开放、灵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包括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灵活的工作制度等,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生活条件。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包括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提供创新创业支持资金等激励措施等。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等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在河套合作区能够安心工作、勇于创新。